沙耆研究

沙耆:艺术生命的奇迹

沙耆是谁

从2月中旬开始,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地铁站各主要出入口,过往的行人都会看到一幅有点特别的海报:海报上站着头发不羁地直立着、微眯着双眼的老人,虽然只是很随便地穿着一件敞开的旧中山装,但让人一眼就感受到他身上不同的艺术气质。在一大堆手机、化妆品的海报当中,他那超然、洒脱的风度不禁让人多看他两眼。从海报简短的介绍中,人们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叫沙耆,一个关于他70年艺术生涯的大型画展即将在北京、上海、台北三地展出。许多人不禁好奇地相互打听:那个沙耆究竟是谁?

 

他是中国现代油画史的一块里程碑

3月1日,中国美术馆 "沙耆七十年作品回顾展"在这里开幕。

中国美术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来了,已故著名画家徐悲鸿、吴作人的夫人们来了,文化部、中国文联的领导们来了,沙耆早年留学比利时的比利时驻华大使也来了。中国美术馆里人头济济,气氛格外庄重。杨力舟馆长说,沙耆画展是中国美术馆今年第一个大型展览,像这样高规格、隆重的画展也是该馆近年来少有的。

沙耆画展在美术界中引起了轰动。104幅凝聚了沙耆毕生艺术精华的作品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就连许多年已古稀的老油画家、老教授都看得激动不已。近90岁高龄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法祀曾是沙耆在中央大学的同班同学,他用颤抖的声音对记者说:"什么是纯正的油画语言?沙耆用的就是这样的语言。他的油画就是放在世界任何著名的博物馆里也绝不会逊色,他的作品能与梵高、塞尚等西方油画大师相提并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刘曦林认为,沙耆晚年的作品极为放松、大气,几乎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让人联想到89岁以后的黄宾虹。著名美术理论评论家邓平祥说,过去中国人要向外拿的往往是国画,油画一直被认为是与世界水准相差较远的"弱项",而现在沙耆如"出土文物"一样被发掘出来,他拉近了中国油画与世界油画的距离,他是中国现代油画史的一块里程碑。甚至有学者提出,沙耆出现后,中国的现代油画史需要重写。

 

他创造了艺术生命的奇迹

沙耆让世人吃惊的不仅仅是他卓尔不群的艺术造诣,他极为坎坷、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同样让人唏嘘不已。

沙耆1914年出生于鄞县东钱湖边的一个小山村--沙村,早年曾师从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他的堂兄就是著名的书坛泰斗沙孟海。

他曾是20世纪40年代名震欧洲画坛的中国画家。1937年他赴比利时国立皇家美术学院深造,曾荣获"优秀美术金质奖章"。年仅26岁的他曾多次和毕加索等名画家一同举办画展,他的力作《吹笛女》被比利时皇太后伊丽莎白亲购珍藏,一时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画家。

他是徐悲鸿最得意的学生,徐悲鸿非常赏识很有才华并且极为勤奋的沙耆。1946年,当沙耆回国后,徐悲鸿就盛邀他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院(中央美院的前身)的油画教授。后来由于沙耆身患重病未能成行,徐悲鸿仍然为沙耆保留此职达两年之久。

他曾是一位几乎被人遗忘的"疯子画家"。回国后的沙耆因为婚姻的变故,加上早先国外艰苦生活留下的病根,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只得回到了鄞县沙村老家。于是当时的油画界少了一位很有前途的青年画家,许多人以为他英年早逝,而在贫穷的小山村里却多了一位每天涂涂画画的疯子。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不同寻常的精神病人却在默默隐居农村几十载的岁月中,用最最简陋的画画工具创作了成千上万的作品。尤其到了晚年,他深居简出,整日作画,并开始进入了一种"衰年变法"的境界。他集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之大成,自出机杼,创作出一幅幅气势恢宏的作品。1994年、1995年间他创作的几幅静物和风景画,已全然抛弃了传统的造型观念和构图法则,而是充分发挥色彩的力量,如水泻泉涌,创造出一种辉煌的艺术景象。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将早年苦心追求的东方精神渗透到了画面的每一个角落,使这一时期的的画风展现出了中国艺术最珍贵的品质--神韵。

 真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沙耆的传奇人生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中非常罕见,他的经历与西方著名画家梵高的人生有相似之处,因此有人称之为"中国的梵高"。

 

一个以生命来作画的人

在北京的画展上,记者遇见了沙耆唯一的儿子--孙天行(他随母姓)。面对家乡记者,他深情地谈起自己父亲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

"父亲是一个以生命来作画的人。"孙天行的眼镜后面闪着亮光。

他清晰地记得他父亲在沙村隐居的时候,每天不是写,就是画。当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没有笔和颜料,沙耆就用木炭和竹签来画;没有纸,就画在地上、墙壁上、房间的木板上;画的数量不计其数。只要握起画笔,沙耆就分外专注,心无旁羁,即使在发病期间,画画也能让狂躁不安的他一下子静下心来,经常一画就是一天。一直到1997年患上脑中风之前,他从未放下过手中的画笔。

"过去人们一直把我父亲当作一个精神病患者,实际上父亲很多时候是清醒的,他的内心有很丰富的情感和思想,这一点连我这个儿子也都一直忽视了,现在想起来实在太遗憾了。"孙天行最近整理出了当年沙耆在农村留下的一批日记、回忆录和翻译稿,内容涉及到政治、艺术、教育、哲学、宗教等许多方面,说明当时沙耆的思维相当活跃。沙耆所患精神分裂症的类型特点是"逻辑混乱但感情正常",也就是说虽然说话颠三倒四,但情感方面仍有旺盛的活力。孙天行告诉记者,沙耆的一篇日记中曾这样写:"人们把我当作精神病,其实我才不是什么精神病--既然你们这样认为,我也省得这么多麻烦。"光这一点就可以推翻过去许多对沙耆的误会。

孙天行接着说:"我父亲不仅要不断与病魔抗争,而且还得与内心的孤寂感对抗。在封闭的小山村里,既没有交谈的对象,壮志也无法实现,内心的冲突是相当激烈的。而这种冲突让父亲的心中永远燃烧着熊熊的艺术火焰,使他的创作状态近乎疯狂。"画画成了沙耆生命中最根本、最纯粹的需要。他之所以要画下去只是因为他不能不画。即使是最平凡的乡间风景和静物都洋溢着浓郁而强烈的气息,率真淳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

"我父亲对画画有很多抱负,他一直都在对油画民族化进行着探索。"沙耆早年留学欧洲时就对传统的欧洲绘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力图将东方韵味糅入绘画的技巧中去,这使他较早地加入到了探索中国艺术出路的先行者之列。在1940年至1945年间举办的几次画展中,沙耆在画展的说明书封面上方都端端正正地写上"为民族而艺术"的汉字。在沙耆晚年的作品中,这种中西合璧式的风格更为明显,并且达到了一种随心所欲、收放自如的境地。

 

我们该为沙耆做点什么

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沙耆湮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1983年虽然在杭州、北京举办了沙耆的画展,但画展属于内部观摩的性质,反响并不大。画展结束后沙耆又回到乡村,直到1998年,中国油画界再次对沙耆的油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耐人寻味的是,真正发现沙耆艺术价值的首先是台湾人。台湾一家专门收藏名家艺术品的台湾卡门艺术公司不仅多次到宁波沙村收集沙耆的作品和各种资料,几乎将沙耆晚年最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尽收麾下,而且连续出版了好几本非常精美的沙耆画册,引起大陆和台湾当地美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次规模盛大的沙耆作品北京、上海、台北三地展虽然是由中国油画学会、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台北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但实际上背后由台湾卡门艺术公司大力出资相助,他们收藏的沙耆作品占到了本次展览作品的七成。因此有人感慨,台湾画商的市场眼光确实超前、独到,这次画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卡门"一次相当成功的商业操作。随着沙耆在油画史中显赫地位的确认,沙耆的油画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不言自明的了。

记者在赴京采访前,曾拜访过沙村。沙耆曾经生活过的"藜斋"目前还作为普通民居在使用,显的比较破旧。至今房子里面还有许多沙耆当年留下的印迹,如画满素描的墙壁,而这些完全在一种原生的状态下自生自灭。前几年曾经有人提出将这位宁波籍画家的老屋妥善地保护起来,并建立一个收藏作品、展示其艺术的陈列馆,但后来不了了之。而现在随着沙耆的名气大增,人们非常遗憾地发现:沙耆最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大都已从故土流失了。

 

有人将沙耆比喻为"中国现代油画史上一颗璀璨的彗星",是指他访欧10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两次照亮世人的耀眼光芒都相当短暂,但他的艺术生命却是永恒的,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长河中他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附记:目前88岁高龄的沙耆正在上海田林医院就诊,他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心,他甚至已经无法认出自己的家人。面对这位宁波籍油画大师,我们得赶快为他做点什么,或许时间还不算太晚。